查看原文
其他

飞向“碳中和”!全球首款取得型号合格证的双座水上电动飞机在中国诞生 4座电动飞机也即将取证 2022中国电动航空正加速演进

通航圈 通航圈 2022-04-07
在今天早上刷屏的罗振宇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碳中和”是一个重要话题,罗胖称其为“一个漫天彻地的进化压力”。实际上这也是当前航空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变量,《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航空器电动航空再迎利好!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而就在2022年新年第一天上午,辽宁通航研究院宣布其自主研制的RX1E-S双座水上电动飞机在2021年12月31日,成功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这也是全球首款取得型号合格证的双座水上电动飞机

据介绍,RX1E-S双座水上电动飞机是基于RX1E-A(增程型)飞机研制改进(辽宁锐翔增程型双座电动轻型运动飞机RX1E-A珠海航展引关注),动力装置与起落装置重新设计、起飞重量增加至650公斤,具有零排放、低噪音、运行成本低、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合在水资源丰富、生态保护标准高的景区和生态旅游区运行。电动水上飞机不需要宽广的机场,在较为平静的水面即可实现起降,可以省去价格高昂的土地费用,以及修建机场、地面辅助设施的费用。作为一款水上飞机,还可有效地解决快速增长的通用航空市场需求与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的矛盾,在占领国内市场和拓展国际市场上都具有许多优势。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杨凤田院士高瞻远瞩,在成功研发世界首款适航取证的电动飞机锐翔RX1E之后,在2017年就带领辽宁通航研究院团队开展了RX1E-S双座水上电动飞机的预研工作;2018年概念验证机制造成功;2018年底成功获得国家某部立项;2019年8月15日成功首飞后启动适航审定工作。2021年2月1日,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正式受理RX1E-S型号合格证申请,成立了RX1E-S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审查组,并于2021年4月26日组织召开了RX1E-S型双座水上电动飞机型号合格审定首次会议,全面启动了RX1E-S型双座水上电动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工作。

作为国内首款双座水上电动飞机,适航审定工作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对此,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适航审定处站位高,不惧困难,在面对我国适航体系对电动飞机的适航标准尚不完善等问题时,审查组充分发挥其专业性,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民航局适航司领导、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领导更是给予充分支持。

据介绍,审查工作开展期间共召开审查会议10次,完成符合性文件53份,完成符合性验证试验7项,完成浮筒支撑结构装配、浮筒合模装配、螺旋桨、电机安装等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2021年10月18日,召开TIA准备会议。2021年10月21日,制造检查代表于法库财湖机场完成RX1E-S型双座水上电动飞机局方试飞前地面检查。2021年10月22日,圆满完成RX1E-S型号验证机10个科目的局方审定试飞。终于,在2021年12月31日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以下是民航局公布的RX1E-S型号合格证数据单:
数据单



此外,锐翔的RX4E四座电动飞机的适航审定也在抓紧进行中,就在本周的12月29日,RX4E的AEG评审会在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召开。会上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型号办主任耿昊介绍了RX4E飞机TC审查状态,目前计划的四十余项试验已开展过半。据此前辽宁通航研究院在中国电动航空论坛上介绍,RX4E最大起飞重量为1200kg,有效载荷为308kg巡航速度200km/h, 最大航时为1.5小时。该机型在2019年11月已开始适航工作,预计将在2022年也就是今年上半年取得型号合格证(TC)

而比这更令人振奋的是,在2021年10月,中国民航局电动飞机适航标准工作启动会议成功召开,会议确定成立适航标准工作组自主编制电动飞机适航规章(成立适航标准工作组自主编制电动飞机适航规章!中国民航局电动飞机适航标准工作启动会议顺利召开)。此外,在电动航空中eVTOL领域,民航局在今年12月就亿航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型号合格审定项目专用条件征求意见,具有载人eVTOL行业里程碑意义(国内首例!民航局就亿航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型号合格审定项目专用条件征求意见)。

而在2周前在湖北宜昌举行的2021国际电动航空论坛上,民航局适航司司长杨桢梅在主旨演讲《电动飞机适航审定考虑和展望》中也明确表示,适航司支持电动飞机产业 的发展,将在适航审定政策方面为电动飞机明确进入市场的通道;将与飞标和空管部门密切合作,确定新设计概念航空器对未来交通系统的改变以及反过来对航空器审定的要求;适航审定部门将携手工业部门,通过适航审定工作共同推进电动飞机产业的发展。

(会议现场网络图片)

昨晚罗胖演讲中提到,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估算中国人需要为碳中和花136万亿元,相当于每个中国人要摊到10万块

它是我们被动付出的代价吗?不,它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投资。它意味着技术探索,意味着设备升级,意味着海量就业新机会的产生(习近平: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


好了,让我们用罗胖跨年演里的这一句作结,

如果某个未来一定会发生,

那就先行进入那个未来,

去等其他人。

Happy New Year!

来源:辽宁通航研究院、民航局官网、得到APP及通航圈前文及网络;通航圈综合编辑。

延伸阅读

关注本公众号后,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